低压灌注工艺的原理以及特点
低压灌注RIM(Reaction Injection Molding,反应注射成型)是一种在低压环境一定的模温下将双组份或多组份液体原料混合后注入模具中,通过化学反应固化成型的工艺。其核心特点是高效、低成本,适用于小批量生产和复杂形状制品的制造。
RIM工艺的基本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贮存:原材料(通常为双组份聚氨酯)在低压(0.2~0.3 MPa)下分别存储于压力容器中,并通过热交换器和混合头循环。
2. 计量:通过计量泵精确控制两种液体材料的比例,确保成份符合物性表配比,保证材料性能。
3. 混合:两种液体在混合头中高速碰撞并充分混合,这是确保材料均匀反应的关键步骤。
4. 充模:混合后的物料在低压下注入模具中,料流速度快,粘度低(如聚氨酯混合料的粘度约为0.1Pa·s)。
5. 固化:材料在模具内通过化学反应交联固化,由液态转变为固态。
6. 脱模与后处理:固化后的制品从模具中脱出,然后根据物料的具体要求进行下一步打磨喷漆,以满足性能和外观要求。
RIM低压灌注工艺的技术难点
1. 材料配比与混合均匀性
- 难点:两种液体材料的配比必须精确,混合不均匀会导致制品性能不稳定。
- 解决方案:采用高精度计量泵和高效混合头,确保材料配比和混合均匀性。
2. 模具设计与制造
- 难点:模具需要适应低压灌注的特点,确保物料流动性和固化效果。
- 解决方案:根据批量需求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如硅胶模、树脂模、金属模等),并优化模具结构设计。
3. 工艺参数控制
- 难点:充模速度、压力、温度等参数对制品质量影响较大,控制不当可能导致缺陷。
- 解决方案:采用自动化设备,通过微机程序精确控制工艺参数,并在生产过程中实时调整。
4. 制品性能与外观
- 难点:制品可能出现气泡、缺料、表面不平整等问题。
- 解决方案:选用性能稳定的材料,改进模具进胶设计和排气设计,并在后处理阶段进行表面修整。
低压灌注工艺的主要特点:
模具特点:低压灌注工艺可以实现薄壁厚壁一体成型,因此可以优化很多结构,大大降低模具的设计和加工制造难度,从而降低模具开发成本。
生产特点:生产效率较低,适合于中小批量壳体制作,需要结合涂装才能实现最终的外观效果。
RIM低压灌注工艺目前在仪器行业、医疗行业、机器人行业、康复器材等行业均得到广泛应用。
上海六普科技专注于RIM低压灌注工艺2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结构设计,模具设计和产品批量加工经验,如有相关问题或产品需要加工的都欢迎随时联系我们!
下一篇:哪些塑料材料适合CNC加工?
上一篇:已经第一篇